经期腹痛可能是生理性原因所致,也可能与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腺肌病、盆腔炎等疾病有关。生理性疼痛多与经期体内激素变化相关,病理性疼痛常伴随其他症状,需及时鉴别。
1、生理性原因
月经期间子宫内膜前列腺素分泌增加,会刺激子宫平滑肌收缩,导致下腹痉挛性疼痛。这种疼痛通常持续1-2天,可能伴随腰酸、乏力等症状,多数女性在经血排出后会自行缓解。
2、子宫内膜异位症
异位内膜组织在经期发生周期性出血,刺激盆腔神经引发进行性加重的痛经。患者常伴有性交痛、经量增多等症状,可通过腹腔镜确诊,一般可遵医嘱使用布洛芬胶囊、地诺孕素片、醋酸亮丙瑞林微球等药物缓解症状。
3、子宫腺肌病
子宫内膜腺体侵入子宫肌层引发的病变,经期子宫肌层水肿导致剧烈腹痛。患者可能出现经期延长、贫血等症状,超声检查可见子宫均匀性增大,治疗时可遵医嘱使用屈螺酮炔雌醇片、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等。
4、盆腔炎
慢性盆腔炎症在经期盆腔充血时易急性发作,导致下腹持续性疼痛。常伴有发热、异常阴道分泌物,妇科检查可见宫颈举痛,治疗需遵医嘱使用注射用头孢曲松钠、甲硝唑片、多西环素片等抗生素。
若疼痛程度剧烈或持续时间超过3天,建议及时就诊妇科完善超声、CA125检测等检查。明确病理性因素后,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药物治疗或手术治疗,避免自行服用止痛药掩盖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