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作为中医传统疗法,通常具有温经散寒、行气活血、扶阳固脱、调节免疫以及防病保健等功效和作用。其通过燃烧艾绒产生的热力和药性作用于特定穴位,达到调理机体的效果。
1、温经散寒
艾灸产生的温热效应能够渗透至深层组织,促进局部气血运行,改善因寒邪侵袭导致的经脉拘急、疼痛等症状,例如风寒湿痹引起的关节冷痛。
2、行气活血
艾灸的热力刺激可加速血液循环,疏通经络瘀滞,适用于气滞血瘀引发的痛经、月经不调等问题,有助于缓解胀痛、刺痛等不适。
3、扶阳固脱
艾灸能激发人体阳气,对于阳气虚弱导致的畏寒肢冷、久泻脱肛等症状有一定改善作用,通过增强脏腑功能帮助恢复机体平衡。
4、调节免疫
研究表明艾灸可调节免疫细胞活性,增强机体抗病能力,长期规律施灸可能降低感冒等外感疾病的发病频率。
5、防病保健
日常适当艾灸关元、足三里等保健穴位,可调和阴阳,提升整体健康状态,起到“治未病”的预防效果。
艾灸需根据个人体质和健康状况选择适宜穴位及疗程,避免在过饥、过饱或皮肤破损处施灸。建议由专业中医师辨证施治,以确保安全性和有效性,阴虚火旺或实热证人群应谨慎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