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食物中毒后如何正确处理

王国文 急诊科 副主任医师

江西省人民医院 三甲

食物中毒后的正确处理通常包括停止进食、补充水分、催吐、药物治疗以及及时就医等方法,需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患者应密切观察症状变化,必要时立即前往医院接受专业治疗。

1、停止进食

发生食物中毒后需立即停止进食可疑食物,避免继续摄入毒素加重病情。此时应保持清淡饮食,避免食用油腻、辛辣或难以消化的食物,适当饮用温开水帮助稀释毒素。

2、补充水分

频繁呕吐、腹泻易导致脱水,需及时补充水分和电解质。可少量多次饮用淡盐水、口服补液盐或米汤等,维持体内水电解质平衡。若出现尿量减少、口唇干燥等脱水表现,需加强补液。

3、催吐

在中毒1-2小时内且患者意识清醒时,可用手指按压舌根刺激咽部催吐,排出胃内残留毒素。但昏迷、抽搐或误服腐蚀性物质的患者禁止催吐,以免引发窒息或消化道损伤。

4、药物治疗

可遵医嘱服用蒙脱石散吸附毒素,双歧杆菌活菌胶囊调节肠道菌群,口服补液盐纠正脱水。细菌性中毒需根据检验结果选用阿莫西林胶囊、诺氟沙星胶囊等抗菌药物,但需避免自行滥用抗生素。

5、及时就医

若出现持续高热、血便、意识模糊、少尿或无尿等严重症状,或婴幼儿、孕妇、老年人等特殊群体中毒,应立即前往急诊科。医生会通过洗胃、导泻、静脉补液及血液净化等综合治疗清除毒素。

日常应注意食物保存和烹饪卫生,避免食用过期或变质的食物。处理海鲜、豆类等高风险食材需彻底加热,生熟食品分开存放。外出就餐选择卫生达标的餐厅,出现集体中毒事件应及时报告卫生部门。治疗期间需严格遵循医嘱,切勿擅自停药或调整治疗方案。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