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MI指数即身体质量指数,其计算方式一般是通过体重(kg)除以身高(m)的平方得出。具体可分为以下三个步骤:
1、测量体重和身高
体重需以千克(kg)为单位,身高以米(m)为单位。若体重为斤或身高为厘米,需先进行单位换算(1斤=0.5kg,1厘米=0.01米)。例如体重60kg、身高1.7m的人,计算时需确保数值准确。
2、应用计算公式
BMI=体重(kg)÷身高(m)的平方。以身高1.7m、体重60kg为例,计算过程为1.7×1.7=2.89,再用60÷2.89≈20.76。计算结果后对照标准范围,18.5-23.9为正常,低于18.5为偏瘦,24.0-27.9为超重,≥28.0为肥胖。
3、结果评估与调整
BMI仅反映体重与身高的比例关系,不能区分肌肉和脂肪占比。例如运动员因肌肉量大可能导致BMI偏高,但体脂率正常。因此需结合腰围、体脂率等指标综合评估健康状况。
日常建议定期测量BMI,但需注意其局限性。若BMI异常或伴随高血压、高血糖等症状,建议就医进行专业检查,由医生制定个体化健康管理方案。
科普文章,仅供参考。如有不适,请及时线下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