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保守治疗、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微创介入治疗以及手术治疗等,需根据病情严重程度选择合适方案。大多数患者通过规范治疗可有效缓解症状。
1、保守治疗
急性期需严格卧床休息2-3周,避免久坐或弯腰提重物。可佩戴腰围提供支撑,通过游泳、平板支撑等运动加强腰背肌锻炼,改善脊柱稳定性。日常生活中需注意保持正确坐姿,控制体重减轻腰椎负荷。
2、药物治疗
疼痛明显者可遵医嘱使用双氯芬酸钠缓释片、塞来昔布胶囊等非甾体抗炎药缓解疼痛。伴有神经根水肿时可短期口服甲泼尼龙片,配合甲钴胺片、维生素B1片等神经营养药物促进神经修复。
3、物理治疗
在康复科医师指导下进行腰椎牵引,通过机械力增大椎间隙减轻压迫。配合超短波、红外线等理疗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中医针灸可选取肾俞、腰阳关等穴位疏通经络,推拿手法需在专业医师操作下进行。
4、微创介入治疗
对于保守治疗无效的病例,可考虑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通过7mm切口摘除突出髓核组织。射频消融术利用高温使突出髓核组织回缩,胶原酶溶解术通过注射酶类物质分解髓核,均属于创伤较小的介入治疗方式。
5、手术治疗
当出现马尾神经综合征或进行性肌力下降时,需行开放性手术如椎板切除减压术、椎间融合术等。术后需配合康复训练逐步恢复腰部功能,严格遵医嘱佩戴支具3-6个月。
患者出现持续腰痛或下肢放射痛时应及时至骨科就诊,通过CT或MRI明确突出程度。治疗期间需避免腰部剧烈扭转动作,睡眠选择硬板床,急性期过后可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麦肯基疗法等康复训练。需特别注意,所有药物治疗均应在专业医师指导下使用,不可自行调整用药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