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炸盐作为清洁剂的主要成分,正确使用一般对人体无害,但误食、过量接触或不当使用可能造成危害。其潜在风险主要与使用方式有关,具体可分为生理性影响和病理性损伤两种情况。
1、正常使用
爆炸盐主要成分是过碳酸钠,溶于水后生成碳酸钠和过氧化氢,具有漂白杀菌作用。按照产品说明稀释后用于衣物清洁时,正常接触完整皮肤通常不会引起伤害。使用时建议佩戴手套,避免粉末直接接触皮肤。
2、误食风险
误食爆炸盐可能导致消化道灼伤,出现恶心、呕吐、腹痛等症状。若儿童误服需立即饮用牛奶或清水稀释,并携带产品包装就医。此类情况需进行胃部冲洗等急诊处理,禁用催吐以免加重食管损伤。
3、皮肤刺激
高浓度溶液接触皮肤可能引发接触性皮炎,表现为红斑、瘙痒。敏感体质者或长期接触未防护的手部可能出现皮肤屏障受损,需立即用流动清水冲洗15分钟,必要时使用糖皮质激素类药膏如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
4、呼吸道刺激
吸入爆炸盐粉尘可能刺激呼吸道黏膜,引发咳嗽、咽喉痛。职业暴露人员应佩戴N95口罩,作业环境保持通风。哮喘患者接触后可能诱发支气管痉挛,需及时脱离污染环境并使用沙丁胺醇气雾剂。
5、环境污染
过量排放可能影响水体生态平衡,破坏微生物群落。家庭使用时建议控制用量,避免与其他酸性清洁剂混合产生有毒气体。
存放时应置于阴凉干燥处,与食品分柜保存。出现意外接触后,需根据接触途径采取对应处理措施,并及时联系毒物控制中心或就医。日常使用建议选择有安全锁设计的包装,防止儿童误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