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腺肌症和痛经的区别主要在于病因、症状表现以及治疗方式。子宫腺肌症属于妇科疾病,而痛经是症状,前者是导致继发性痛经的常见病因之一。
1、病因不同
原发性痛经通常由前列腺素分泌增多引发,无器质性病变。子宫腺肌症是子宫内膜侵入子宫肌层引起的疾病,常发生于30-50岁经产妇,可能与宫腔操作史、激素异常有关。
2、症状差异
原发性痛经多在月经初潮后1-2年内出现,主要表现为下腹痉挛性疼痛,持续2-3天。子宫腺肌症患者除经期剧烈腹痛外,常伴月经量增多、经期延长,部分患者出现性交痛或排便疼痛,妇科检查可见子宫均匀性增大。
3、治疗方法
原发性痛经可通过布洛芬缓释胶囊、双氯芬酸钠栓等前列腺素合成酶抑制剂缓解。子宫腺肌症需根据病情选择左炔诺孕酮宫内节育系统、地诺孕素片等药物治疗,中重度患者可能需要病灶切除术或子宫切除术。
若出现逐渐加重的痛经伴月经异常,建议及时进行妇科超声检查。确诊子宫腺肌症后需遵医嘱规范治疗,避免自行服用止痛药物掩盖病情进展。日常应注意经期保暖,减少摄入生冷刺激性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