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出血的严重程度需根据出血量、部位及患者身体状况综合判断,不能一概而论。少量出血且位于非功能区时,可能仅出现轻微头痛或肢体麻木;但若出血量大或位于脑干等关键部位,可能引发昏迷、偏瘫甚至危及生命。
1、出血量
出血量超过30毫升通常属于大量出血,可能引发颅内压急剧升高,导致脑疝形成。此时患者会出现喷射状呕吐、瞳孔不等大等症状,需紧急手术清除血肿。
2、出血部位
基底节区出血易造成偏瘫和语言障碍,小脑出血可能引发共济失调和眼球震颤,脑干出血即使少量也可能导致呼吸循环衰竭。
3、基础疾病
合并高血压、糖尿病或凝血功能障碍的患者,容易出现血肿扩大或二次出血,增加治疗难度。老年患者因脑萎缩代偿空间较大,急性期症状可能相对较轻。
出现突发剧烈头痛、呕吐或意识障碍时,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治疗时机直接影响预后,发病后4.5小时内进行CT检查可明确出血范围,6小时内实施手术能有效降低死亡率。恢复期需在康复科医生指导下进行功能训练,预防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