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五脏六腑的生理功能是什么

江一平 中医科 主任医师

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三甲

五脏六腑的生理功能主要包括维持生命活动、协调气血运行以及保障机体平衡。五脏指心、肝、脾、肺、肾,六腑包括胆、胃、小肠、大肠、膀胱、三焦,各自在中医理论中承担不同的生理作用。

1、心

心主血脉和主神志。心气推动血液在脉管中运行,为全身提供营养;同时心藏神,与人的意识、思维活动密切相关。若心功能异常,可能出现心悸、失眠或神志不清等症状。

2、肝

肝主疏泄和藏血。肝气调畅气机,促进消化吸收与情志舒畅;肝还能贮藏血液并调节血流量。肝失疏泄时易出现胁痛、情绪抑郁或月经不调等问题。

3、脾

脾主运化和统血。脾将水谷转化为精微物质并输布全身,同时统摄血液防止溢出脉外。脾虚者常表现为腹胀、便溏或皮下出血。

4、肺

肺主气司呼吸,通调水道。肺吸入清气与脾胃运化的水谷精气结合形成宗气,并调节水液代谢。肺气不足可能引发咳嗽、气短或水肿。

5、肾

肾藏精、主水液和纳气。肾精化生元气促进生长发育,调节水液代谢,并协助肺的呼吸功能。肾虚常见腰膝酸软、耳鸣或夜尿频多。

6、胆

贮藏和排泄胆汁助消化,主决断。胆汁排泄不畅易致口苦、黄疸。7、胃:受纳腐熟水谷,胃气以降为顺。胃功能失调会出现胃痛、嗳气。8、小肠:受盛化物、分清泌浊,吸收营养并分离糟粕。9、大肠:传导糟粕形成粪便。10、膀胱:贮尿排尿。11、三焦:通行元气与津液,划分上中下三焦区域。

保持规律作息、均衡饮食和情绪稳定有助于脏腑功能协调。若出现持续不适症状,建议及时就医辨证调理,避免擅自使用中药或保健品。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