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乳突然减少可能与哺乳方式不当、营养不良、情绪波动或疾病因素有关,通常可通过调整哺乳习惯、改善饮食、心理调节及药物治疗等方式改善。若持续无法缓解,建议及时就医查明原因。
1、调整哺乳方式
建议增加哺乳频率,每天哺乳8-12次,每次哺乳需确保婴儿正确含接乳头。哺乳后可用吸奶器排空乳房,刺激泌乳素分泌。建议两侧乳房交替喂养,避免单侧乳汁淤积影响泌乳量。
2、改善饮食结构
每日需摄入充足优质蛋白,如鸡肉、鱼肉、豆制品等,推荐饮用鲫鱼汤、排骨汤等清淡汤水。可适量食用茭白、丝瓜等具有通乳作用的食材,避免摄入浓茶、咖啡等抑制泌乳的饮料。
3、药物治疗
对于气血不足引起的乳汁减少,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通乳颗粒、催乳丸等中成药。若因甲状腺功能减退导致,需遵医嘱使用左甲状腺素钠片进行替代治疗,哺乳期用药需严格遵循安全剂量。
4、心理状态调节
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会抑制催产素分泌,建议通过听音乐、冥想等方式缓解压力。家人应给予情感支持,避免在哺乳期给产妇施加精神负担,保证每日7-8小时睡眠时间。
5、及时就医排查
若伴随乳房红肿热痛需排除乳腺炎,出现怕冷、嗜睡等症状应检查甲状腺功能。建议在产后42天进行内分泌检查,哺乳期禁止自行服用雌激素类药物,以免加重乳汁分泌不足。
哺乳期间建议穿着宽松棉质内衣,避免压迫乳房。记录每日哺乳时长和婴儿尿量,判断母乳是否真正不足。若调整后泌乳量仍持续下降,需到产科或乳腺科进行专业评估,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哺乳辅助器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