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精肝是由于长期过量饮酒导致的肝脏疾病,属于酒精性肝病的一种类型。其本质是乙醇及其代谢产物对肝细胞造成的直接损害,可引发脂肪变性、炎症甚至纤维化等病理改变。
酒精肝的发生与乙醇在体内的代谢过程密切相关。乙醇经肝脏代谢为乙醛,后者具有较强毒性,可干扰线粒体功能并诱发氧化应激反应,导致肝细胞膜脂质过氧化。长期酗酒会造成肝细胞内脂肪异常堆积,形成脂肪肝;持续损伤会发展为酒精性肝炎,出现肝细胞气球样变和炎性细胞浸润;约20%-40%患者可能进展为肝纤维化或肝硬化。典型症状包括右上腹隐痛、食欲减退、黄疸等,严重时可出现腹水、肝掌等体征。诊断需结合饮酒史、肝功能检测(AST/ALT比值常大于2)及超声影像学检查。
预防酒精肝需严格限制酒精摄入,男性每日乙醇量应小于40g,女性小于20g。已确诊患者必须立即戒酒,并遵医嘱使用美他多辛胶囊、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等护肝药物。日常需保证优质蛋白摄入,适当补充维生素B族。若出现肝衰竭等终末期表现,需考虑肝移植治疗。建议长期饮酒者定期进行肝脏弹性检测,早期发现肝纤维化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