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经量少可能是生理性原因所致,也可能与多囊卵巢综合征、甲状腺功能减退、宫腔粘连等疾病原因有关。建议及时就诊查明具体病因,以便针对性处理。
1、生理性原因
精神压力过大、过度节食或短期内体重骤降可能导致雌激素分泌减少,引起子宫内膜增生不足,出现月经量减少。此类情况通常调整作息、均衡饮食后可逐渐恢复,一般无需特殊用药。
2、多囊卵巢综合征
该疾病因排卵障碍导致孕激素分泌不足,子宫内膜无法充分转化,表现为月经周期延长且经量减少。患者可能伴随多毛、痤疮等症状,通常需遵医嘱使用黄体酮胶囊、地屈孕酮片、炔雌醇环丙孕酮片等药物调节月经周期。
3、甲状腺功能减退
甲状腺激素水平低下会影响性激素结合球蛋白合成,导致雌激素代谢异常,引发月经量减少。患者常伴有怕冷、乏力等症状,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左甲状腺素钠片、益康胶囊、阿归养血糖浆等药物治疗原发病。
4、宫腔粘连
人工流产或宫腔感染后可能发生子宫内膜损伤,形成宫腔粘连带,导致经血流出受阻。患者可能出现周期性腹痛,需通过宫腔镜手术分离粘连组织,术后可配合戊酸雌二醇片、雌二醇凝胶等药物促进内膜修复。
若排除体重变化、精神压力等生理因素后,建议尽早就诊妇科完善性激素六项、甲状腺功能检测及超声检查。治疗期间需避免自行服用调经类药物,特别是存在血栓风险或肝肾功能异常者,用药需严格遵循医嘱调整剂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