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胃肠感冒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补液治疗、饮食调理、药物治疗、物理降温以及其他处理,需根据具体症状采取相应措施。胃肠感冒多由病毒感染引起,治疗以对症处理为主。
1、补液治疗
胃肠感冒常伴随呕吐、腹泻,易导致脱水。可口服补液盐补充水分和电解质,若出现皮肤干燥、尿量减少等脱水表现,需及时就医静脉补液。
2、饮食调理
发病初期应减少奶制品和高脂食物摄入,改为米汤、稀粥等流质饮食。症状缓解后逐渐添加面条、馒头等易消化食物,避免生冷、辛辣刺激性食物。
3、药物治疗
针对呕吐可遵医嘱使用维生素B6口服溶液;腹泻严重时可用蒙脱石散保护肠黏膜,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调节肠道菌群。发热超过38.5℃时按剂量服用布洛芬混悬液。
4、物理降温
体温在38℃以下可采用温水擦浴,重点擦拭颈部、腋窝及腹股沟。禁止使用酒精擦浴,未满3月龄婴儿发热时需立即就医,不可自行使用退热药。
5、其他处理
注意与其他儿童隔离,避免交叉感染。每日测量体温3-4次,观察大便性状和呕吐频率,若出现血便、持续高热或精神萎靡,需立即前往儿科急诊。
家长应避免自行给孩子服用抗生素或抗病毒药物,所有用药需经医生评估后使用。治疗期间注意餐具消毒,勤洗手切断粪-口传播途径。若48小时内症状无缓解或加重,应及时复诊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