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率不齐可能是生理性因素、心脏疾病以及内分泌疾病等原因引起的。日常生理性因素导致的症状通常可自行缓解,而疾病因素需及时治疗。
1、生理性因素
情绪波动、剧烈运动或饮用浓茶、咖啡等刺激性饮品时,可能导致交感神经兴奋性增强,出现短暂的心跳不规则。这类情况一般无需特殊处理,调整作息、保持情绪平稳后多可自行缓解。
2、心脏疾病
冠心病患者心肌缺血可能引发室性早搏,风湿性心脏病可能导致心房颤动,心肌炎患者易出现房室传导阻滞。此类患者常伴有胸闷、气促等症状,需进行心电图、心脏彩超等检查。一般可遵医嘱使用美托洛尔缓释片、盐酸胺碘酮片、普罗帕酮片等药物控制心律。
3、内分泌疾病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可能诱发房颤;低钾血症患者电解质紊乱会影响心肌电活动。这类情况需治疗原发病,如使用丙硫氧嘧啶片调节甲状腺功能,或口服氯化钾缓释片、枸橼酸钾颗粒等补钾药物。
若调整生活习惯后仍有心慌、脉搏间歇等症状,建议及时到心血管内科就诊。通过24小时动态心电图、心肌酶谱、甲状腺功能检测等检查明确病因后,需在医生指导下规范治疗,避免自行服用调节心率的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