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小儿脾虚有哪些症状?

刘洋 儿科 副主任医师

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三甲

小儿脾虚是中医常见的儿科病症,主要表现为消化功能减弱和气血生化不足。脾虚患儿通常会出现食欲不振、大便异常、体质虚弱、面色萎黄以及舌苔变化等症状,需及时调理改善体质。

1、食欲不振

脾主运化,脾虚会导致胃肠消化能力下降,患儿常表现为进食量减少、挑食或进食后腹部胀满。部分儿童可能伴有口淡无味、对食物兴趣降低的表现,长期可能影响营养吸收。

2、大便异常

脾虚不能正常运化水湿,容易导致大便性状改变。典型表现为大便稀溏不成形,或夹杂未消化食物残渣;部分患儿可能因肠道蠕动异常交替出现便秘与腹泻,排便后常有排便不净感。

3、体质虚弱

由于脾为后天之本,脾虚会影响气血生成。患儿常表现为肌肉松软无力、容易疲劳,活动后气短多汗。部分儿童可能出现生长发育迟缓、体重增长缓慢或身高低于同龄标准。

4、面色萎黄

中医认为脾虚会导致气血不能上荣于面,患儿面部皮肤多呈现萎黄或苍白无华,尤其在眼睑、口唇等部位更为明显。部分患儿指甲颜色偏淡,伴有头发干枯无光泽。

5、舌苔变化

脾虚患儿的舌象具有诊断价值,常见舌体胖大、边缘有齿痕,舌苔白腻或厚腻。部分积食型脾虚可能出现舌苔黄厚,舌面中央出现裂纹等特征性表现。

日常应注意规律饮食,避免生冷油腻食物,适当增加山药、小米等健脾食材。建议每日进行户外活动促进脾胃运化,若症状持续两周以上或伴随发热、严重腹泻等情况,应及时到中医儿科就诊调理。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