脸上掉皮可能与皮肤干燥、接触性皮炎、脂溢性皮炎等原因有关,需结合具体症状和诱因进行判断。这种情况可能是日常护理不当引起的生理现象,也可能与某些皮肤疾病相关。
1、皮肤干燥
当环境湿度较低或过度清洁时,皮肤角质层含水量会下降至10%以下,导致表皮细胞间脂质减少,出现干燥脱屑现象。这种情况在秋冬季尤为常见,可能伴随紧绷感和细纹,触摸时有明显粗糙感。
2、接触性皮炎
接触化妆品、花粉等过敏原后,皮肤会产生IV型变态反应,导致局部红斑、丘疹和脱屑。金属镍、染发剂中的对苯二胺是常见致敏原,患者常伴有剧烈瘙痒,皮损边界清晰且与接触物形状一致。
3、脂溢性皮炎
马拉色菌过度繁殖会分解皮脂中的甘油三酯,产生游离脂肪酸刺激皮肤。好发于眉弓、鼻翼等皮脂腺丰富区域,典型表现为油腻性鳞屑和基底红斑,可能并发毛囊炎或继发细菌感染。
若调整护肤方式后症状未缓解,建议到皮肤科进行真菌镜检或斑贴试验。日常建议使用不含皂基的洁面产品,洁面后3分钟内及时涂抹保湿霜,外出时做好物理防晒。避免频繁使用去角质产品,每周敷2-3次保湿面膜有助于改善皮肤屏障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