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DNA病毒包括哪些种类?

史宇飞 感染科 副主任医师

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三甲

DNA病毒的种类较多,常见的包括疱疹病毒科、腺病毒科、乳头瘤病毒科、痘病毒科以及乙型肝炎病毒等。不同种类的DNA病毒可能引起多种疾病,需根据具体类型进行预防或治疗。

1、疱疹病毒科

疱疹病毒科是一类具有包膜的双链DNA病毒,包括单纯疱疹病毒、水痘-带状疱疹病毒等。这类病毒可导致皮肤黏膜病变,例如口唇疱疹、水痘和带状疱疹等,部分病毒还可引起脑炎或角膜炎等并发症。感染后病毒可长期潜伏在神经节内,当免疫力下降时可能复发。

2、腺病毒科

腺病毒科为无包膜的DNA病毒,目前已发现超过100种血清型。这类病毒主要通过呼吸道、消化道或接触传播,可引起上呼吸道感染、结膜炎、胃肠炎等疾病,部分型别还与婴幼儿重症肺炎相关。感染者可能出现发热、咳嗽、腹泻等症状。

3、乳头瘤病毒科

乳头瘤病毒科包括多种人乳头瘤病毒(HPV),其基因组为环状双链DNA。HPV主要通过性接触或皮肤破损传播,低危型可引起寻常疣、尖锐湿疣等良性病变,高危型如HPV16、HPV18与宫颈癌、口咽癌等恶性肿瘤密切相关。定期筛查和接种疫苗是重要预防措施。

4、痘病毒科

痘病毒科是体积最大的DNA病毒,具有复杂结构的双链DNA基因组。典型代表为天花病毒,曾引起全球性传染病天花,目前已被消灭。其他成员如传染性软疣病毒可导致皮肤出现蜡样光泽的丘疹,牛痘病毒则用于天花疫苗的制备。

5、乙型肝炎病毒

乙型肝炎病毒(HBV)属于嗜肝DNA病毒科,其基因组为部分双链环状DNA。该病毒通过血液、体液传播,感染后可引发急性或慢性肝炎,部分慢性感染者可能发展为肝硬化或肝癌。接种乙肝疫苗可有效预防感染,感染者需定期监测肝功能。

若存在疑似病毒感染引起的症状,如持续发热、皮肤疱疹或肝功能异常等,建议及时到感染科或相关专科就诊。日常需注意个人卫生,避免接触可能被污染的物品,高危人群可遵医嘱接种相应疫苗以降低感染风险。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