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崴了可能是生理性原因导致的韧带拉伤,也可能与关节囊损伤、骨折或脱位等病理性原因有关。若症状持续或加重,建议及时就医明确诊断。
1、韧带拉伤
脚崴时踝关节过度内翻或外翻,可能造成外侧副韧带或内侧三角韧带纤维部分撕裂。典型症状为局部肿胀、按压疼痛及活动受限,轻度损伤可通过冰敷、弹性绷带固定缓解,遵医嘱使用布洛芬缓释胶囊、双氯芬酸钠缓释片等药物减轻炎症。
2、关节囊损伤
踝关节在强力扭转时,关节囊可能因牵拉出现撕裂或充血,表现为关节周围弥漫性肿胀和活动时疼痛加剧。需限制关节活动,急性期48小时内冷敷,后期可热敷促进恢复,疼痛明显时可短期服用塞来昔布胶囊。
3、骨折或脱位
严重崴脚可能导致腓骨远端骨折、距骨脱位等,出现剧烈疼痛、明显畸形及无法负重。需立即就医拍摄X线或CT检查,确诊后通过手法复位、石膏固定或手术内固定治疗,必要时使用跌打丸等中成药辅助恢复。
日常应避免患肢过早负重,恢复期可进行踝泵运动防止关节僵硬。若肿胀持续超过72小时或出现皮肤淤血、感觉异常等情况,需及时复查排除血管神经损伤。治疗期间需严格遵医嘱用药,禁止自行调整药物剂量或疗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