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泡内的气体交换是指氧气和二氧化碳在肺泡与毛细血管之间通过扩散进行交换的过程。这一过程依赖于呼吸膜两侧的气体分压差,是人体获取氧气并排出二氧化碳的关键环节。
当人体吸入空气时,氧气通过呼吸道进入肺泡。由于肺泡内氧气分压(约104mmHg)高于毛细血管血液中的氧气分压(约40mmHg),氧气会顺着浓度梯度从肺泡扩散入血液,并与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结合形成氧合血红蛋白。与此同时,血液中的二氧化碳分压(约46mmHg)显著高于肺泡内的二氧化碳分压(约40mmHg),二氧化碳便通过呼吸膜向肺泡内扩散,最终随呼气排出体外。呼吸膜由肺泡上皮、基底膜和毛细血管内皮组成,其总厚度仅0.2-0.5微米,极薄的结构特性极大提升了气体交换效率。
该过程的有效进行依赖于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维持肺泡稳定性,充足的肺泡血流量保障运输能力,以及完整的呼吸膜结构。若出现肺水肿、肺炎等导致呼吸膜增厚的疾病,或慢性阻塞性肺病引发的肺泡结构破坏,都会显著影响气体交换效率。建议日常注意保持环境空气流通,进行适度有氧运动以增强肺功能,出现持续性呼吸困难或胸闷症状应及时进行肺功能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