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震荡通常由外力撞击、运动损伤、意外跌倒等原因引起,临床表现可能包括牙齿疼痛、牙齿松动、牙龈出血等。若出现上述症状,建议及时就医检查,明确损伤程度。
1、外力撞击
当牙齿受到直接撞击时,例如交通事故、打架斗殴或意外磕碰硬物等,可能导致牙周膜损伤或牙髓充血。此时患者常出现牙齿持续性钝痛、咬合不适,部分患者可能出现牙齿轻微松动,但牙体结构无明显缺损。
2、运动损伤
剧烈运动如篮球、足球等高强度对抗性运动中,可能因碰撞或摔倒导致牙齿震荡。此类损伤常伴随牙龈组织挫伤,表现为牙齿对冷热刺激敏感、咀嚼无力,部分患者可能出现牙龈边缘渗血或牙齿叩痛等症状。
3、意外跌倒
跌倒时面部着地会导致外力传导至牙齿,可能造成牙周膜撕裂或牙髓神经受损。典型表现为受伤牙齿颜色逐渐变暗(牙髓坏死征兆)、牙龈出血以及牙齿轴向松动度增加,严重时可能伴有牙槽骨骨折。
若发生牙震荡,建议避免用患牙咀嚼硬物,保持口腔清洁。需及时进行X线检查排除牙根折裂,并根据损伤程度进行调磨咬合、牙周固定等处理。定期复诊观察牙髓活力状态,必要时进行根管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