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干冰伤皮肤如何处理?

任诗峰 皮肤科 主任医师

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三甲

干冰接触皮肤后可能造成冻伤,通常需要根据损伤程度选择相应的处理方法,如脱离接触、复温处理、消毒护理等,必要时需及时就医。具体措施应结合实际情况,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处理。

1、脱离接触

发现皮肤接触干冰后,需立即远离干冰存放环境,避免皮肤长时间接触低温物质。若衣物被干冰冻住,不可强行撕脱,可用温水浸湿后缓慢移除,防止二次损伤。

2、复温处理

用38℃-42℃的温水浸泡或冲洗受创部位20-30分钟,促进局部血液循环。需避免使用热水袋或火烤等过热方式,防止温度骤变加重组织损伤。

3、消毒护理

皮肤解冻后可用碘伏溶液轻柔消毒创面,覆盖无菌纱布保持干燥清洁。若出现表皮破损,需每日更换敷料,观察是否有渗液、红肿等感染迹象。

4、药物治疗

若疼痛明显可遵医嘱口服布洛芬缓释胶囊,局部涂抹红霉素软膏预防感染。出现水疱时需由医生使用无菌针筒抽取渗出液,保留疱皮作为生物敷料。

5、及时就医

当冻伤面积超过手掌大小、累及关节部位或出现皮肤发黑、感觉丧失等三度冻伤表现时,需立即到烧伤科就诊。深度冻伤可能需手术清创或植皮治疗,延误处理易导致组织坏死。

处理过程中需持续观察皮肤颜色和感觉变化,禁止摩擦或挤压患处。愈后应注意防晒,避免接触极端温度环境。日常操作干冰时应佩戴隔热手套和护目镜,保持作业环境通风良好,防止二氧化碳蓄积中毒。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