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足三里艾灸有哪些功效和作用?

江一平 中医科 主任医师

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三甲

足三里艾灸作为中医传统疗法,一般具有调理脾胃、补中益气、温经散寒、增强免疫力以及缓解疼痛等功效和作用。其通过艾热刺激穴位发挥调节作用,需在专业医师指导下操作。

1、调理脾胃

艾灸足三里能刺激胃肠神经反射,促进消化液分泌和肠道蠕动。该穴位属足阳明胃经,艾热可温煦中焦,改善脾胃虚寒引起的食欲不振、腹胀等症状,有助于恢复脾胃运化功能。

2、补中益气

持续艾灸产生的温热效应可激发经气运行,增强机体正气。中医认为该疗法能提升脾阳之气,改善气虚乏力、内脏下垂等中气不足症状,对术后体虚者具有辅助恢复作用。

3、温经散寒

艾草燃烧产生的红外辐射可渗透皮下组织,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对于寒湿阻滞引起的关节冷痛、下肢麻木等症状,通过穴位刺激能有效驱散寒邪,缓解经络拘急状态。

4、增强免疫力

现代研究表明艾灸可调节免疫细胞活性,提高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足三里作为强壮要穴,其刺激能双向调节免疫功能,降低呼吸道感染发生频率。

5、缓解疼痛

艾灸产生的热效应能抑制痛觉神经传导,促进内源性镇痛物质释放。对于慢性胃炎、膝关节炎等疾病引发的疼痛,通过改善局部微循环和消除炎症达到止痛效果。

进行艾灸治疗时需控制艾条与皮肤的距离,避免灼伤。体质偏热或局部皮肤破损者不宜施灸,妊娠期妇女应谨慎选择穴位。建议在出现相关适应症时,结合针灸、中药等综合疗法提升疗效。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