骶骨疼痛可能是生理性原因所致,也可能与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炎等疾病因素有关。长期久坐、外力撞击等生理性刺激较常见,而病理性因素需结合其他症状综合判断,建议及时就医明确病因。
1、生理性原因
长时间保持坐姿或局部受到外力撞击可能导致骶骨周围肌肉、韧带劳损,进而引发疼痛。例如司机、办公室职员等职业人群因久坐缺乏活动,局部血液循环不畅,代谢产物堆积可刺激神经末梢。此类疼痛通常通过热敷、休息或适当活动后可缓解。
2、强直性脊柱炎
该疾病属于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累及骶髂关节和脊柱,炎症反应会导致关节间隙变窄和骨质破坏。患者晨起时可能出现腰骶部僵硬感,活动后减轻但夜间疼痛加重,可能伴随脊柱活动受限。一般需遵医嘱使用双氯芬酸钠缓释片、塞来昔布胶囊、柳氮磺吡啶肠溶片等药物控制病情。
3、骶髂关节炎
感染、创伤或妊娠等因素可能引发骶髂关节炎症,表现为单侧或双侧骶骨区钝痛,咳嗽、弯腰时疼痛加剧。急性期可见局部红肿热痛,慢性期可能出现关节活动障碍。治疗常采用洛索洛芬钠片、依托考昔片配合超短波物理治疗,严重者需关节腔注射治疗。
若调整姿势、充分休息后疼痛未缓解,或伴随发热、下肢放射痛等症状,建议尽早就诊骨科或风湿免疫科。需通过X线、MRI影像学检查及HLA-B27基因检测等手段明确诊断,避免盲目使用止痛药掩盖病情。日常应注意保持正确坐姿,避免提重物,适度进行游泳等低冲击运动增强腰背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