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什么是姿势性震颤?

饶凯华 神经内科 副主任医师

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三甲

姿势性震颤是指在主动维持某种身体姿势时出现的节律性不自主抖动,常见于手部、上肢或头部,通常与特发性震颤、甲状腺功能亢进等疾病相关。

1、特发性震颤

这是姿势性震颤最常见的病因,属于神经系统疾病,具有家族遗传倾向。患者在保持姿势如端水杯或写字时,手部会出现4-12Hz的细小震颤,情绪紧张时症状加重,饮酒后可能暂时缓解。

2、甲状腺功能亢进

甲状腺激素水平升高会导致交感神经兴奋性增高,引发肌肉震颤。此类震颤频率较快,常伴有心悸、多汗、体重下降等症状,抽血检查甲状腺功能可确诊。

3、药物或酒精影响

长期服用支气管扩张剂(如沙丁胺醇)、抗抑郁药(如舍曲林)或过量摄入咖啡因可能诱发震颤。酒精戒断期出现的震颤属于生理性反应,通常伴有焦虑和出汗。

4、小脑病变

小脑参与运动协调,当出现肿瘤、梗死或多发性硬化时,可能引起意向性震颤合并姿势性震颤。此类患者往往伴有行走不稳、眼球震颤等共济失调表现。

若震颤影响日常生活,建议尽早就医进行神经评估、血液检测或头颅MRI检查。轻症患者可通过减少咖啡因摄入、佩戴负重腕带改善症状,中重度患者需遵医嘱使用普萘洛尔、扑米酮等药物,必要时考虑脑深部电刺激手术治疗。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