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抑郁症为何会导致情绪低落?

黄鹏 精神科 主任医师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 三甲

抑郁症导致情绪低落主要与神经递质失衡、脑区功能异常以及负性认知模式等原因有关。这些因素相互作用,共同影响患者的情绪状态。

1、神经递质失衡

抑郁症患者常存在5-羟色胺、多巴胺和去甲肾上腺素等神经递质的分泌或功能异常。这些递质负责调节情绪、动力和愉悦感,其失衡会直接影响大脑对积极情绪的感知能力,导致持续的情绪低落。临床上常用舍曲林片、氟西汀胶囊、文拉法辛缓释片等药物调节神经递质水平。

2、脑区功能异常

影像学研究显示抑郁症患者前额叶皮层、海马体等脑区活动减弱,而杏仁核等情绪相关脑区活动增强。前额叶皮层功能下降会导致认知调控能力减弱,海马体萎缩可能加重负面记忆的固化,杏仁核过度激活则会放大消极情绪体验。

3、负性认知模式

患者常陷入“自我否定”“灾难化思维”等认知偏差,对自身、世界和未来持消极态度。这种思维模式会持续激活大脑的应激反应系统,抑制积极情绪的产生,形成“情绪低落-消极认知”的恶性循环。认知行为治疗可通过矫正这些认知偏差改善症状。

若出现持续情绪低落、兴趣减退等表现,建议及时至精神心理科就诊。通过规范的药物治疗联合心理干预,多数患者可获得症状改善。治疗期间需遵医嘱规律用药,配合心理治疗师进行认知重建,同时家属应给予充分的情感支持。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