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睡可能对健康产生多种危害,通常包括免疫力下降、内分泌紊乱、心血管疾病风险增加等。长期睡眠不足或作息不规律容易引发一系列生理和心理问题,需引起重视。
1、免疫力下降
睡眠是免疫系统修复的重要阶段。晚睡会缩短深度睡眠时间,影响T淋巴细胞活性,降低对病毒、细菌的防御能力。同时睡眠不足可能导致炎症因子如白细胞介素-6水平升高,使人更易患感冒、肠胃炎等感染性疾病。
2、内分泌紊乱
夜间23点至凌晨2点是生长激素、褪黑素分泌高峰时段。长期晚睡会干扰下丘脑-垂体轴功能,导致皮质醇分泌异常,引发血糖代谢紊乱和肥胖风险。研究显示,睡眠不足6小时的人群,瘦素水平降低23%,胃饥饿素升高15%,易出现暴饮暴食。
3、心血管疾病风险增加
持续晚睡会激活交感神经系统,导致血压昼夜节律异常。睡眠时间少于5小时的人群,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概率增加27%。长期睡眠障碍还与心律失常、冠心病发病率呈正相关,夜间血压峰值每升高10mmHg,中风风险增加44%。
建议保持每天7-9小时规律睡眠,尽量在23点前入睡。睡前1小时避免接触蓝光电子设备,可适当饮用温牛奶或进行冥想放松。若持续存在入睡困难、早醒等症状,建议到睡眠医学中心进行多导睡眠监测,排查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等潜在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