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甲胺磷对人体有哪些危害?

耿敬华 妇产科 副主任医师

濮阳惠民医院 三甲

甲胺磷是一种高毒性的有机磷农药,对人体可能造成急性中毒、慢性危害、神经系统损伤、免疫系统影响以及孕妇和胎儿危害等。以下是具体的危害分析:

1、急性中毒

甲胺磷可通过皮肤接触、呼吸道吸入或误食进入人体,迅速抑制体内胆碱酯酶活性,导致乙酰胆碱蓄积。中毒者会出现流涎、多汗、瞳孔缩小、肌肉震颤等症状,严重时可引发抽搐、呼吸肌麻痹甚至死亡。若不及时使用阿托品、解磷定等解毒剂干预,致死率较高。

2、慢性危害

长期低剂量接触会导致慢性中毒,表现为持续性头痛、记忆力减退、情绪波动等神经行为功能异常。研究显示接触者血液胆碱酯酶活性可下降30%-50%,同时伴有肝功能指标(如ALT、AST)升高和尿β2-微球蛋白异常等肝肾损伤表现。

3、神经系统损伤

甲胺磷具有迟发性神经毒性,中毒后2-4周可能出现远端肢体麻木、步态不稳等周围神经病变。动物实验证实其可破坏神经轴突运输系统,导致沃勒变性。这种损伤具有不可逆性,即使脱离接触也难以完全恢复。

4、免疫系统影响

该化合物作为半抗原可与血浆蛋白结合引发过敏反应,临床可见接触性皮炎、哮喘发作等病例。长期暴露还会降低淋巴细胞转化率,使CD4+/CD8+比值失衡,增加感染性疾病易感性。流行病学调查显示职业接触人群的呼吸道感染发生率是普通人群的2.3倍。

5、孕妇及胎儿危害

甲胺磷具有生殖毒性,可通过胎盘屏障影响胎儿发育。孕早期接触可能导致胚胎停育或神经管畸形,中晚期暴露与胎儿生长受限相关。乳汁中检测到的药物浓度可达母血浓度的15%-20%,哺乳期接触可能引发婴儿拒乳、肌张力低下等中毒症状。

接触甲胺磷时应穿戴防护装备,作业后及时清洗。若出现瞳孔缩小、肌束颤动等中毒征兆,需立即脱离污染源并就医。孕妇、儿童等敏感人群应避免任何形式的接触。储存时应严格密封,远离生活区和水源地,防止误食或环境污染。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