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少症通常分为肌少症前期、肌少症期和严重肌少症期。这种分期主要依据肌肉质量、肌肉力量以及身体功能的综合评估结果进行划分,有助于临床诊断和干预措施的制定。
1、肌少症前期
此阶段以肌肉质量减少为主要特征,但肌肉力量和身体功能尚未出现明显下降。患者可能无明显症状,但可通过双能X线吸收法或生物电阻抗分析等检测手段发现肌肉量低于正常参考值。此阶段是预防疾病进展的关键时期。
2、肌少症期
此阶段表现为肌肉质量减少合并肌肉力量下降。握力测试常显示男性低于28kg、女性低于18kg。患者可能出现易疲劳、爬楼梯困难等轻度功能障碍,日常活动能力开始受到影响,跌倒风险较常人增加1.5-2倍。
3、严重肌少症期
此阶段在肌肉质量和力量显著下降的基础上,出现明显的身体功能减退。常规步行速度测试显示每秒行走距离低于0.8米,起立-行走测试时间超过20秒。患者可能伴有步态异常、反复跌倒甚至丧失独立生活能力,住院风险和死亡率显著升高。
建议40岁以上人群定期进行肌肉健康评估,特别是存在慢性疾病、长期卧床或营养摄入不足的高危人群。确诊后应在医生指导下制定个性化干预方案,包括抗阻训练、蛋白质补充和共病管理,以延缓疾病进展。早期发现和干预对改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科普文章,仅供参考。如有不适,请及时线下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