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骨的形态分类有哪些?

龚飞鹏 骨科 副主任医师

江西省人民医院 三甲

骨的形态分类通常包括长骨、短骨、扁骨、不规则骨以及籽骨等类型。不同形态的骨在人体中分布位置和功能存在差异,共同维持骨骼系统的完整性。

1、长骨

长骨呈长管状,分为一体两端,中间的骨干主要由骨密度构成,两端的骨骺覆盖关节软骨。这类骨多见于四肢,如股骨、肱骨等,主要起支撑身体、参与运动的作用。长骨内部的髓腔含有骨髓,具有造血功能。

2、短骨

短骨近似立方体,常见于手腕和足部,如腕骨、跗骨等。这类骨通常以多块骨组合形式存在,通过关节面相互连接,能够承受较大压力并维持局部灵活性,对手足精细动作的完成至关重要。

3、扁骨

扁骨呈板状,如颅骨、肩胛骨等,其内外两层骨密度之间夹有松质骨。扁骨主要构成人体腔壁,保护脑、心肺等器官,同时为肌肉提供附着点,例如颅骨保护大脑,肋骨参与胸廓的构成。

4、不规则骨

不规则骨形状复杂且不对称,如椎骨、颞骨等。这类骨表面常有突起或凹陷结构,用于容纳神经血管或形成关节。例如椎骨通过椎孔保护脊髓,颞骨参与构成颅底和中耳结构。

5、籽骨

籽骨是包裹在肌腱内的小型骨,如髌骨(膝盖骨)。其功能主要是改变肌肉牵拉方向、减少肌腱与骨的摩擦,并增强关节稳定性。籽骨多存在于手足等频繁活动的部位。

日常需注意保护骨骼健康,避免剧烈运动或外力撞击导致骨折。若出现骨痛、关节活动受限或骨骼畸形等异常表现,建议及时就医检查,通过影像学评估骨骼状态并遵医嘱干预。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