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黄通常被归类为泻药,但属于中药范畴的泻下药。其泻下作用主要针对实热积滞、便秘等情况,需在医生指导下合理使用。
大黄含有蒽醌类化合物,能刺激肠道黏膜神经丛,促进肠蠕动并抑制水分吸收,从而产生导泻效果。这种作用机制与西药刺激性泻药相似,但大黄作为中药材,其成分复杂,除泻下作用外还具有清热泻火、凉血解毒等功效。临床常用于治疗热结便秘,常与芒硝、厚朴等药材配伍使用。
需要注意的是,长期连续使用大黄可能导致结肠平滑肌功能紊乱,出现药物依赖性便秘。特殊人群如孕妇、经期女性及体弱者应慎用,以免引发腹痛或流产风险。建议便秘患者优先调整饮食结构,增加膳食纤维和水分摄入,若需用药应在中医师辨证后规范使用,避免自行长期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