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塞可能是生理性原因所致,也可能与感冒、鼻炎、鼻息肉等疾病原因有关,建议结合其他症状及时就诊明确病因。常见诱因包括环境刺激、感染、过敏或结构异常等,不同病因的治疗方式存在差异。
1、生理性原因
环境干燥、温度骤变或吸入刺激性气体可能导致鼻黏膜暂时充血肿胀,引发鼻塞。此类情况通常无需特殊治疗,脱离刺激环境、使用加湿器或生理盐水冲洗鼻腔后可逐渐缓解。若伴随打喷嚏、流清涕,需警惕过敏因素。
2、感冒
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鼻炎会导致鼻腔黏膜充血肿胀,常伴随发热、咽痛、乏力等症状。治疗以缓解症状为主,可遵医嘱使用复方氨酚烷胺片、盐酸伪麻黄碱缓释胶囊、布洛芬混悬液等药物,必要时联合呋麻滴鼻液改善鼻通气。
3、鼻炎
过敏性鼻炎患者接触花粉、尘螨等过敏原后,鼻黏膜发生变态反应,典型表现为阵发性喷嚏、清水样涕。慢性鼻炎多由急性鼻炎迁延或长期刺激所致,可见交替性鼻塞、黏稠分泌物。治疗常使用氯雷他定片、丙酸氟替卡松鼻喷雾剂、孟鲁司特钠咀嚼片等药物。
4、鼻息肉
长期炎症刺激可能导致鼻腔或鼻窦黏膜形成良性肿物,表现为持续性鼻塞、嗅觉减退、面部胀痛。较小息肉可尝试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治疗,较大息肉需行鼻内镜手术切除,术后需定期复查防止复发。
若鼻塞持续超过两周,或伴随血性分泌物、面部麻木、视力改变等症状,应及时进行鼻内镜、CT检查排除肿瘤等严重病变。日常需保持鼻腔湿润,避免用力擤鼻,过敏性体质者应定期清洗床上用品,佩戴口罩减少过敏原接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