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宝宝出现乳糖不耐受是怎么回事?

刘洋 儿科 副主任医师

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三甲

宝宝乳糖不耐受可能与生理性乳糖酶不足、肠道感染、其他消化系统疾病等原因有关,建议及时就医明确病因。生理性乳糖酶不足常见于早产儿或肠道发育不成熟,肠道感染如轮状病毒肠炎可能损伤小肠黏膜,而牛奶蛋白过敏等疾病也可能引发继发性乳糖不耐受。

1、生理性乳糖酶不足

婴幼儿肠道黏膜分泌的乳糖酶不足时,无法充分分解母乳或奶粉中的乳糖,未被分解的乳糖在肠道内发酵,产生气体并增加肠道渗透压,可能引起腹胀、腹泻、肠鸣等症状。这种情况常见于早产儿或出生后肠道发育尚未完善的婴儿,随着月龄增长可能逐渐缓解。家长可在医生指导下更换无乳糖奶粉,或在哺乳前添加乳糖酶制剂。

2、肠道感染

轮状病毒、诺如病毒等引起的感染性肠炎可能损伤小肠黏膜上皮细胞,导致乳糖酶分泌暂时减少。此类患儿除乳糖不耐受症状外,常伴有发热、呕吐、蛋花样水便等表现。需遵医嘱使用蒙脱石散、口服补液盐、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等药物,腹泻严重时需暂停普通配方奶喂养。

3、其他消化系统疾病

牛奶蛋白过敏、炎症性肠病等疾病可能引发肠道黏膜慢性损伤,导致继发性乳糖酶缺乏。此类患儿往往伴有血便、皮疹、生长发育迟缓等表现,需通过过敏原检测、肠镜等检查确诊。治疗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深度水解蛋白奶粉喂养,必要时使用氯雷他定糖浆等抗过敏药物。

若宝宝出现持续腹泻、体重不增等情况,建议及时就诊儿科。喂养时注意观察排便情况,继发性乳糖不耐受需积极治疗原发疾病,避免擅自使用止泻药物。随着肠道功能恢复,多数患儿可在医生指导下逐步过渡回正常饮食。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