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落日眼现象由何原因引起?

王安安 眼科 副主任医师

南昌大学附属眼科医院 三甲

落日眼现象可能是生理性因素引起的,也可能与脑积水、颅内肿瘤、颅内出血等病理性原因有关,建议及时就医明确诊断。生理性因素多见于婴幼儿发育阶段,病理性原因需结合其他症状综合判断。

1、生理性因素

婴幼儿在发育过程中,由于颅骨骨缝未完全闭合,可能出现暂时性落日眼现象。这种情况通常随着颅骨发育成熟而逐渐消失,一般不会伴随呕吐、烦躁等异常表现,家长可定期观察,无需特殊治疗。

2、脑积水

脑脊液循环障碍导致颅内压增高时,可能压迫中脑导水管周围结构,引起眼球向下凝视的落日眼现象。常见于先天性脑积水患儿,可能伴有头围增大、前囟膨隆等症状。治疗需根据病情选择脑室腹腔分流术或神经内镜手术,药物可选用乙酰唑胺片、呋塞米片、甘露醇注射液等降低颅内压。

3、颅内占位性病变

颅内肿瘤或囊肿压迫动眼神经核团时,可能干扰眼球运动协调性,导致落日眼现象。患者常伴随头痛、视力下降或肢体活动障碍,需通过MRI检查确诊。治疗以手术切除为主,术后可辅以注射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胞磷胆碱钠注射液等药物促进神经功能恢复。

若出现持续落日眼现象且伴随神经系统异常症状,应及时到神经内科就诊。完善头颅CT、眼底检查等评估颅内情况,避免自行使用脱水药物或延误治疗时机。婴幼儿患者需注意定期测量头围,观察前囟张力变化。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