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骨关节炎的中医证候诊断主要包括肝肾亏虚证、寒湿痹阻证、湿热瘀阻证以及气滞血瘀证等。中医通过辨证分型,结合症状、舌脉象等进行综合判断,指导临床治疗。
1、肝肾亏虚证
患者多表现为关节隐痛、腰膝酸软无力,活动后加重,伴有头晕耳鸣、夜尿频繁。舌质淡红、苔薄白,脉沉细。此证型多见于中老年患者,因肝肾不足、筋骨失养所致。治疗以滋补肝肾、强筋壮骨为主,常用方剂如独活寄生汤或六味地黄丸加减。
2、寒湿痹阻证
典型症状为关节冷痛、屈伸不利,遇寒加重,局部皮温偏低,可伴下肢沉重感。舌苔白腻,脉沉紧。此证多因外感寒湿之邪,阻滞经络气血运行。治宜散寒除湿、温经通络,常用乌头汤或羌活胜湿汤配合艾灸等外治法。
3、湿热瘀阻证
临床可见关节红肿热痛,触之灼热,晨僵明显,伴有口苦咽干、小便短赤。舌红苔黄腻,脉滑数。此证多因湿热蕴结、气血瘀滞所致。治疗以清热利湿、活血通络为原则,方选四妙丸合桃红四物汤加减,辅以中药外敷。
4、气滞血瘀证
表现为关节刺痛、痛处固定,夜间加重,可见局部皮肤紫暗或筋结。舌质紫暗有瘀斑,脉弦涩。此证常由外伤或久病入络引起气血运行不畅。治则活血化瘀、行气止痛,常用身痛逐瘀汤或血府逐瘀汤,配合针灸推拿改善局部循环。
膝骨关节炎患者应及时到正规中医院就诊,通过专业医师望闻问切明确证型。治疗需个体化辨证施治,避免自行用药。日常注意关节保暖,避免负重及过度活动,可适度进行太极拳等低强度锻炼以增强关节稳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