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肠杆菌是一种常见的肠道共生菌,通常存在于人类和温血动物的肠道中。大多数大肠杆菌对人体无害,甚至有助于消化和抑制有害菌生长,但某些特定类型可能引发疾病。
大肠杆菌在肠道内通常作为正常菌群存在,参与维生素合成和食物分解。然而,当它们侵入其他部位或发生变异时,可能成为致病菌。致病性大肠杆菌主要分为产志贺毒素型、肠致病型、肠侵袭型等不同类别,可通过污染的食物、水源或接触传播,引发腹泻、尿路感染、败血症等疾病。其中产志贺毒素大肠杆菌感染可能导致溶血性尿毒综合征,对儿童和老年人危害较大。
日常生活中应注意食品卫生,避免饮用未经消毒的生水,处理生熟食的刀具和案板需分开。出现持续腹泻、血便或发热症状时,应及时到感染科就诊并进行粪便培养检测。使用抗生素治疗需严格遵循医嘱,避免自行用药导致耐药性产生。免疫功能低下者及婴幼儿应特别注意饮食卫生防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