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卧立位血压是什么?

江龙 心血管内科 副主任医师

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三甲

卧立位血压是通过测量卧位和立位时的血压变化来评估体位性血压调节能力的一种检测方法。它通常包括卧位血压测量、立位血压测量以及体位变化后的血压变化分析,主要用于诊断体位性低血压等疾病。

1、卧位血压

卧位血压是指被测者平躺休息5分钟后测量的血压值。此时身体处于放松状态,可反映基础血压水平。正常人群卧位收缩压通常在90-140mmHg,舒张压60-90mmHg。卧位血压的稳定性对后续体位改变的血压对比具有重要意义。

2、立位血压

被测者在站立3分钟内复测的血压称为立位血压。健康人群站立时收缩压可能轻微下降约5-10mmHg,但舒张压会代偿性升高。若立位收缩压下降超过20mmHg或舒张压下降超过10mmHg,提示可能存在体位性低血压。测量时需特别注意安全防护,避免跌倒。

3、临床应用

该检测主要用于筛查自主神经功能障碍、帕金森病等引起的体位性低血压。对于长期卧床患者、糖尿病患者以及服用降压药后出现头晕症状的人群,医生常建议进行卧立位血压监测。检测时需严格遵循操作规范,保持测量环境安静,每次体位转换后需间隔1-2分钟再测量。

此类检测需在医疗机构由专业人员操作,特别是老年患者测量时应有护理人员陪同。若日常生活中频繁出现站立时头晕、视物模糊等症状,建议及时到心血管内科就诊,完善24小时动态血压、倾斜试验等进一步检查。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