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背疼可能是生理性原因所致,也可能与颈椎病、胆囊疾病、心血管疾病等病理性因素有关。长期姿势不当或过度劳累可能引发疼痛,但部分疾病也需警惕。
1、生理性原因
长时间保持不良姿势或过度负重可能导致背部肌肉劳损,引发酸痛或僵硬感。例如伏案工作、搬运重物等情况容易造成局部乳酸堆积,形成无菌性炎症。这类疼痛通常通过热敷、按摩或适当休息后可缓解。
2、颈椎病
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可能出现颈肩部疼痛向背部放射的情况,伴随上肢麻木或无力。椎间盘突出或骨质增生压迫神经时,可能引发牵涉痛。治疗时可遵医嘱使用颈复康颗粒、甲钴胺片、塞来昔布胶囊等药物,配合颈椎牵引治疗。
3、胆囊疾病
急性胆囊炎或胆石症发作时,疼痛可能向右肩背部放射。这种疼痛常与进食油腻食物相关,可能伴随恶心、黄疸等症状。确诊后可能需要使用消炎利胆片、熊去氧胆酸胶囊、头孢克肟分散片等药物,严重者需手术切除胆囊。
4、心血管疾病
心绞痛或心肌梗死可能出现左侧肩背部放射性疼痛,常伴随胸闷、气促等表现。这种疼痛具有突发性和持续性,含服硝酸甘油片可能无法完全缓解,需立即进行心电图和心肌酶谱检查。
若疼痛持续超过72小时或伴有发热、胸痛、呼吸困难等症状,建议及时至心血管内科或骨科就诊。完善血液检查、超声或核磁共振等检查有助于明确诊断,避免自行使用止痛药掩盖病情。日常生活中应注意保持正确坐姿,避免单侧负重,适当进行背部肌肉拉伸锻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