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部穴位通常有数十个,具体数量因不同针灸体系或穴位分类方法而存在差异。常见的头部经穴主要分布于督脉、足少阳胆经、足太阳膀胱经等经络,此外还包括部分经外奇穴。
1、督脉穴位
督脉循行于头部正中线,分布有神庭、上星、百会、前顶、后顶等穴位。这些穴位多位于头顶正中线及附近区域,常用于治疗头痛、眩晕、失眠等神经系统疾病。
2、足少阳胆经穴位
该经在头部有颔厌、悬颅、悬厘、曲鬓、率谷等约10个穴位,分布于侧头部发际边缘,常用于治疗偏头痛、耳鸣、目赤肿痛等头面部疾患。
3、足太阳膀胱经穴位
在头部有眉冲、曲差、五处、承光、通天等穴位,分布于前额及头顶两侧,多用于治疗鼻塞、目视不明、癫痫等病症。
4、经外奇穴
包括四神聪、当阳、太阳、印堂等特殊穴位。如四神聪位于百会穴前后左右各1寸处,常用于健脑益智;太阳穴在颞部凹陷处,可缓解偏头痛。
需要提醒的是,不同针灸流派对穴位的定位和计数存在细微差别,临床取穴应以国家标准《腧穴名称与定位》为准。进行头部穴位刺激时,建议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进行,避免自行操作引发不适。对于特殊人群如孕妇、婴幼儿,更需谨慎选择穴位和刺激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