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踝关节功能解剖结构有哪些?

龚飞鹏 骨科 副主任医师

江西省人民医院 三甲

踝关节的功能解剖结构主要包括骨骼、韧带、肌腱、关节囊及滑膜等组成部分,共同维持其稳定性和运动功能。这些结构协同作用,使踝关节能够完成背屈、跖屈及有限的侧向运动。

1、骨骼

踝关节由胫骨远端、腓骨远端和距骨构成。胫骨远端形成踝穴的内侧和顶部,腓骨远端构成外侧壁,距骨则嵌合在踝穴中。这三块骨通过关节面接触,形成稳定的骨性支撑,并在运动时承受身体重量。

2、韧带

分为内侧韧带复合体(三角韧带)和外侧韧带复合体。三角韧带连接胫骨与距骨、跟骨,防止外翻;外侧的距腓前韧带、距腓后韧带和跟腓韧带共同限制踝关节内翻和过度跖屈,是踝关节扭伤中最易受损的部分。

3、肌腱

腓骨长短肌腱经外踝后方止于足部,控制足外翻和跖屈;胫骨前后肌腱绕过内踝,分别止于足底和舟骨,参与足内翻和维持足弓。跟腱连接小腿三头肌与跟骨,是人体最粗壮的肌腱,主导跖屈动作。

4、关节囊及滑膜

关节囊包裹整个踝关节,内层滑膜分泌滑液,减少摩擦并提供营养。关节腔内负压环境可增强关节稳定性,滑膜皱襞在运动时缓冲压力。

日常应避免踝关节过度负重或扭转,运动时穿戴护具。若出现肿胀、疼痛或活动受限,需及时就医排除骨折或韧带撕裂,必要时通过MRI或X线评估损伤程度。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