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成年人在静息状态下的呼吸频率一般为每分钟12~20次。儿童和婴儿的呼吸频率较快,通常为每分钟20~30次,具体会因年龄、活动量和健康状况而有所差异。
1、年龄因素
新生儿呼吸频率最快,约为每分钟30~50次,随着年龄增长逐渐减慢。1~3岁幼儿呼吸频率约为每分钟20~30次,6岁以上儿童接近成人水平。老年人因肺功能减退,呼吸频率可能略有增加但仍在正常范围内。
2、生理状态
运动、情绪激动或体温升高时,呼吸频率可暂时加快至每分钟30次以上,属于代偿性生理反应。妊娠后期由于膈肌上抬,孕妇呼吸频率可能增加3~5次/分钟。
3、疾病因素
呼吸频率超过24次/分钟称为呼吸过速,常见于发热、贫血、肺部感染或心力衰竭;低于12次/分钟则为呼吸过缓,可能由镇静剂过量、颅内压增高或代谢性疾病引起。哮喘发作时可出现呼气相延长伴呼吸频率增快。
测量呼吸时应保持静息状态至少5分钟,观察胸廓起伏次数,每次计数1分钟。若发现呼吸频率持续异常,特别是伴随口唇发绀、胸痛或意识改变时,应及时就诊呼吸科或急诊科,医生可能会通过血气分析、胸部影像学等检查评估呼吸功能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