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建议的最佳睡眠时间一般为晚上11点前入睡,早晨6-7点起床,并配合适当午休。这种作息规律有助于顺应人体阴阳变化,维持脏腑功能平衡。
1、顺应自然节律
中医认为人体气血运行与自然界昼夜更替同步。子时(23点至1点)为胆经当令,此时阴气最盛,进入深度睡眠有助于肝胆排毒及气血修复。建议在23点前入睡,可避免阳气外越导致的阴虚火旺。
2、保证充足睡眠
成人每日需维持7-8小时睡眠,确保完成完整的睡眠周期。寅时(3-5点)肺经活跃时保持熟睡,有利于气血输布;卯时(5-7点)大肠经旺盛时起床,顺应阳气升发规律,有助于代谢废物排出。
3、适当午间小憩
午时(11-13点)心经当令,进行20-30分钟午休能养心宁神。此时阴阳交替,短暂休息可缓解上午劳作带来的阳气耗损,但需注意避免超过1小时,防止影响夜间睡眠节律。
日常应注意保持规律作息,避免熬夜伤阴或赖床耗阳。睡前可进行头部按摩、热水泡脚等助眠方法,减少电子设备使用。若长期存在入睡困难、多梦易醒等情况,建议到正规中医机构进行体质辨识和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