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精神不振是什么原因?

黄鹏 精神科 主任医师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 三甲

精神不振可能是生理性原因所致,也可能与贫血、甲状腺功能减退、抑郁症等疾病原因有关。若长期存在该症状,建议及时就医明确病因。

1、生理性原因

长期睡眠不足、过度疲劳、营养不良等因素可能导致身体能量供应不足,从而出现精神萎靡、注意力不集中等现象。例如熬夜后体内ATP生成减少,神经递质分泌紊乱,会直接影响大脑活跃度。这类情况通过调整作息、保证每日7-9小时睡眠、均衡饮食后通常可改善。

2、贫血

血红蛋白水平降低会影响氧气运输,导致大脑供氧不足引发疲惫感。缺铁性贫血患者可能出现面色苍白、头晕等症状,可通过血常规检查确诊。一般可遵医嘱使用硫酸亚铁片、琥珀酸亚铁片、多糖铁复合物胶囊等药物治疗,同时增加红肉、动物肝脏等富含铁元素的食物摄入。

3、甲状腺功能减退

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会降低机体代谢率,出现嗜睡、畏寒、体重增加等表现。确诊需检测促甲状腺激素水平,常用左甲状腺素钠片进行替代治疗,用药期间需定期复查甲状腺功能以调整剂量。

4、抑郁症

中枢神经系统5-羟色胺等神经递质异常可能引发持续情绪低落、兴趣减退等核心症状,常伴随精力下降。心理评估结合临床症状可诊断,临床常用盐酸舍曲林片、草酸艾司西酞普兰片、盐酸氟西汀胶囊等抗抑郁药物,配合认知行为治疗效果更佳。

若调整生活方式后症状无缓解,或伴有其他异常表现,建议到内分泌科、血液科或精神心理科就诊。需注意自行服用提神药物可能掩盖潜在疾病,确诊前避免滥用咖啡因或能量补充剂。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