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盘水肿可能与生理性眼压波动有关,但更多情况下与颅内压增高、视神经炎、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等疾病因素相关。该症状主要表现为视神经乳头边界模糊、静脉迂曲扩张,严重时可伴随视力下降或视野缺损,需及时明确病因。
1、生理性原因
长时间俯卧位或剧烈咳嗽可能导致短暂性眼压升高,从而引起视盘轻微水肿。这种情况通常为一过性改变,在体位调整或症状缓解后,视盘形态可自行恢复正常,一般不伴随其他视觉功能异常。
2、颅内压增高
脑肿瘤、脑出血或脑膜炎等疾病引起的颅内高压,可通过脑脊液传导压迫视神经鞘,导致视盘水肿。此类患者多伴有头痛、恶心、喷射状呕吐等神经系统症状,可通过腰椎穿刺测量脑脊液压力确诊,常需使用甘露醇注射液、呋塞米片、乙酰唑胺片等药物降低颅内压。
3、视神经炎
自身免疫反应或病毒感染引发的视神经炎症,会导致视神经轴突肿胀和视盘充血。急性期可能出现眼球转动痛、视力急剧下降等症状,治疗多采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注射液冲击治疗,配合口服泼尼松片和维生素B12片营养神经。
4、缺血性视神经病变
高血压、糖尿病等引起的视神经供血动脉阻塞,会造成视神经纤维缺血性肿胀。这类水肿多呈现节段性改变,常突发无痛性视力下降,治疗需控制基础疾病,可选用阿司匹林肠溶片改善循环,联合银杏叶提取物片和甲钴胺片促进神经修复。
出现视盘水肿需尽快进行眼底检查、视野测试和头颅MRI等检查。日常应注意监测血压、血糖水平,避免长时间低头动作。若伴有头痛、视力骤降等警示症状,应立即到神经内科或眼科就诊,延误治疗可能导致不可逆的视神经萎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