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血肿如何处理?

王国文 急诊科 副主任医师

江西省人民医院 三甲

血肿的处理方法主要包括冷敷、热敷、穿刺抽吸、药物治疗以及康复训练等,需根据血肿大小和病情进展选择合适方案。若血肿持续加重或伴随感染,应及时就医。

1、冷敷

血肿形成初期(24-48小时内)可使用冰袋或冷毛巾敷于患处,每次15-20分钟,每日3-4次。低温能收缩局部血管,减少血液渗出和软组织肿胀,适用于四肢、头面部等浅表部位的血肿。

2、热敷

血肿形成48小时后可改为热敷,每日2-3次,每次20分钟。温热刺激能促进血液循环,加速淤血吸收,但需避开开放性伤口,且热敷温度不宜超过40℃以防烫伤。

3、穿刺抽吸

适用于关节腔、颅骨等特殊部位的血肿,或直径超过5cm的皮下血肿。需由医生在无菌条件下用注射器抽取积血,必要时留置引流管,术后需加压包扎防止再次出血。

4、药物治疗

可遵医嘱使用布洛芬缓释胶囊、双氯芬酸钠片等非甾体抗炎药缓解疼痛,配合三七片、云南白药胶囊等活血化瘀类中成药。若出现感染征象,需加用阿莫西林胶囊、头孢克肟片等抗生素。

5、康复训练

针对肌肉层深部血肿,在出血停止1周后可进行局部按摩和关节活动度训练,配合超声波、红外线等物理治疗,防止血肿机化导致关节僵硬或肌肉粘连。

发生血肿后需立即制动患处,避免揉搓或剧烈运动加重出血。密切观察血肿范围是否扩大,若出现皮肤青紫蔓延、搏动性疼痛或发热等症状,提示可能存在活动性出血或感染,需立即到急诊科或骨科就诊。头部血肿患者还需注意有无恶心、意识改变等颅内压增高表现。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