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功能检查通常包括转氨酶、胆红素、蛋白质、碱性磷酸酶以及凝血功能等项目。这些检查有助于评估肝脏的代谢、合成及解毒功能。
1、转氨酶
转氨酶是反映肝细胞损伤的重要指标,主要包括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和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当肝细胞受损时,这两种酶会释放到血液中,导致数值升高。急性肝炎、药物性肝损伤等疾病常引起转氨酶异常。
2、胆红素
胆红素分为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和间接胆红素,用于评估胆汁代谢情况。胆红素升高可能与胆道梗阻、肝炎或溶血性疾病有关。直接胆红素占比增高提示胆汁排泄受阻,间接胆红素升高则常见于溶血问题。
3、蛋白质
总蛋白、白蛋白和球蛋白可反映肝脏合成功能。白蛋白由肝脏合成,慢性肝病或营养不良会导致其水平下降。球蛋白异常可能与免疫系统疾病或肝硬化相关,白球比值倒置是肝硬化的特征之一。
4、碱性磷酸酶
碱性磷酸酶与γ-谷氨酰转移酶共同用于评估胆道系统功能。碱性磷酸酶显著升高常见于胆管阻塞、胆汁淤积性肝病或骨骼疾病。妊娠期女性可能出现生理性升高,需结合其他指标综合判断。
5、凝血功能
凝血酶原时间、国际标准化比值等指标反映肝脏合成凝血因子的能力。肝功能严重受损时,凝血因子生成减少,可能导致凝血时间延长,常见于肝硬化失代偿期或急性肝衰竭。
检查前需保持空腹8-12小时,避免饮酒和剧烈运动。若发现指标异常,应及时咨询医生,结合影像学检查或病毒学检测明确病因。随访复查时应选择相同医疗机构以保证结果可比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