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是失眠可通过日常调理、物理治疗、药物治疗、心理治疗以及原发病治疗等方法改善症状,需根据具体原因选择合适方式。
1、日常调理
长期失眠患者需调整作息时间,固定每天入睡和起床时间,避免熬夜。睡眠环境需保持安静、光线柔和,睡前1小时停止使用电子产品。饮食上减少咖啡、浓茶摄入,晚餐不宜过饱,适当增加小米、核桃等助眠食物。
2、物理治疗
睡前用40℃温水泡脚15分钟,配合按摩涌泉穴、神门穴等穴位。白天可进行适度有氧运动,如瑜伽、八段锦等,但睡前3小时应避免剧烈运动。部分患者使用经颅磁刺激等物理疗法也有一定效果。
3、药物治疗
短期严重失眠可遵医嘱使用右佐匹克隆片、酒石酸唑吡坦片等新型镇静安眠药,中成药如枣仁安神胶囊、安神补脑液等适用于慢性失眠调理。伴有焦虑症状者可联合使用劳拉西泮片等抗焦虑药物。
4、心理治疗
认知行为疗法可帮助纠正不良睡眠习惯,通过睡眠限制、刺激控制等方法重建睡眠节律。存在明显心理压力者需配合心理咨询,学习放松训练和情绪管理技巧。
5、原发病治疗
甲状腺功能亢进、抑郁症等疾病引起的继发性失眠,需针对病因使用甲巯咪唑片、盐酸舍曲林片等药物控制原发病,更年期失眠可考虑激素替代治疗。
长期失眠可能影响免疫功能并增加心脑血管疾病风险,建议记录睡眠日记监测睡眠质量。若自我调节2周无效或出现日间困倦、记忆力下降等症状,应及时到神经内科或睡眠医学科就诊,完善多导睡眠监测等检查,避免自行长期服用安眠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