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眠质量差可能是生理性原因所致,也可能与焦虑症、抑郁症、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等疾病原因有关。建议结合自身情况及时就诊明确病因。
1、生理性原因
作息时间不规律、睡前饮用咖啡或浓茶、睡眠环境噪音干扰等因素会直接抑制褪黑素分泌,导致入睡困难、睡眠浅或早醒。例如长时间使用电子产品产生的蓝光会干扰人体生物钟,这类情况通过调整作息、保持卧室安静和遮光即可改善。
2、焦虑症
持续的紧张不安和过度担忧会激活交感神经系统,导致睡眠维持困难。患者常伴有心慌、出汗等躯体症状,且夜间易反复惊醒。这种情况需要心理治疗配合药物治疗,临床常用草酸艾司西酞普兰片、盐酸帕罗西汀片等抗焦虑药物。
3、抑郁症
神经递质5-羟色胺水平下降会导致睡眠结构改变,表现为凌晨3-4点早醒且无法再次入睡。患者常伴有持续情绪低落、兴趣减退等症状,通常需要盐酸舍曲林片、氢溴酸西酞普兰片等抗抑郁药物配合光照疗法治疗。
4、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上气道塌陷导致的反复呼吸暂停会中断睡眠周期,表现为夜间频繁觉醒、晨起头痛。多导睡眠监测可明确诊断,中重度患者需要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必要时进行悬雍垂腭咽成形术。
若调整睡眠习惯后仍持续存在睡眠障碍,建议到神经内科或睡眠医学中心就诊。专业医生会根据多导睡眠图、焦虑抑郁量表等检查结果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切勿自行服用安眠类药物以免产生依赖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