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炎导致鼻出血时,通常可以通过局部止血、鼻腔用药、日常护理、原发病治疗及手术干预等方式处理。具体需根据出血原因和严重程度,在医生指导下选择合适方案。
1、局部压迫止血
立即用拇指和食指捏住鼻翼两侧压迫止血,保持头部前倾姿势避免血液倒流。可用冰袋冷敷鼻梁部位促进血管收缩,持续压迫10-15分钟,避免反复松手查看止血情况。
2、鼻腔用药
出血停止后可使用生理盐水冲洗鼻腔,遵医嘱应用盐酸羟甲唑啉鼻喷雾剂收缩血管。黏膜干燥者可涂抹红霉素眼膏保湿,合并感染时可短期使用复方薄荷脑鼻用软膏。
3、日常护理
保持室内湿度50%-60%,避免用力擤鼻或挖鼻孔。冬季外出可佩戴口罩,饮食宜清淡富含维生素C、K,每日饮水量不少于1500ml,有助于维持黏膜湿润度。
4、原发病治疗
过敏性鼻炎患者需规律使用氯雷他定片联合布地奈德鼻喷雾剂控制炎症。急性感染期可短期服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萎缩性鼻炎需长期进行鼻腔冲洗和维生素A补充。
5、手术治疗
反复严重出血者需进行鼻内镜下电凝止血术,血管畸形患者可能需行颌内动脉结扎术。术后需配合鼻腔填塞48小时,并预防性使用抗生素防止感染。
出现鼻出血时应保持冷静避免紧张,采取正确止血姿势。若30分钟内无法有效止血,或每月发作超过3次,建议及时耳鼻喉科就诊。高血压患者需注意监测血压,避免擅自使用血管收缩剂超过7天,防止药物性鼻炎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