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枝和肉桂在来源、性味归经以及功效作用等方面存在一定区别,需在医生指导下辨证使用。两者均来源于樟科植物肉桂,但桂枝是肉桂的干燥嫩枝,而肉桂是干燥树皮。
1、来源不同
桂枝为肉桂树的嫩枝,通常在春、夏季采收,除去叶片后晒干或切片。肉桂则是肉桂树的干燥树皮,多于秋季剥取,根据剥取部位和加工方式不同可分为企边桂、板桂、油桂等。
2、性味归经不同
桂枝味辛、甘,性温,归心、肺、膀胱经。肉桂味辛、甘,性大热,归肾、脾、心、肝经。两者均属温热药,但肉桂的热性更甚,适用于更严重的里寒证。
3、功效与应用不同
桂枝长于发汗解表、温通经脉,多用于风寒表证及寒凝血滞引起的痛经、关节疼痛,如桂枝汤。肉桂偏于补火助阳、引火归元,常用于肾阳不足导致的畏寒肢冷、虚阳上浮引起的面赤汗出,如肾气丸。此外,肉桂还可用于寒邪直中脏腑的脘腹冷痛。
使用桂枝或肉桂前需由中医师辨证,明确体质和证型,避免自行用药加重内热或损伤阴液。两者均不适合阴虚火旺、实热证患者,孕妇及出血性疾病患者也需慎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