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吃海鲜会有寄生虫问题吗

史宇飞 感染科 副主任医师

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三甲

食用海鲜确实存在感染寄生虫的风险,但具体是否会发生与海鲜种类、加工方式等因素相关。例如生食或未充分加热的海鲜风险较高,而高温烹煮后风险较低。

生食或未煮熟的海鲜可能携带异尖线虫、肺吸虫等寄生虫。比如刺身、醉蟹等生腌类食品,若原料被寄生虫污染,食用后幼虫可能侵入人体消化道。异尖线虫感染可能引发剧烈腹痛、恶心等症状,通常在食用后数小时内发作。

通过高温彻底烹煮能有效灭活寄生虫。当海鲜中心温度达到63℃以上并持续加热数分钟,绝大多数寄生虫及其虫卵会被杀灭。蒸煮、油炸等烹饪方式相对安全,而快速涮烫或低温烘烤可能无法完全消除风险。

不同种类海鲜的寄生虫风险存在差异。淡水鱼虾(如鲤鱼、小龙虾)较易携带肝吸虫,海水鱼类常见异尖线虫。贝类可能含广州管圆线虫,如福寿螺就曾引发多起管圆线虫病案例。深海鱼类相对安全,但也不排除携带寄生虫可能。

建议选择正规渠道购买检验合格的海产品,避免食用来源不明的野生水产。处理生熟食材需分开案板及刀具,烹饪时确保食材完全熟透。若在食用海鲜后出现持续腹痛、发热或皮肤红疹等症状,应及时到感染科就诊并进行寄生虫筛查。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